我們的理念

環境定義

環境,包括人文、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等整體概念,而經濟、社會環境是建構在健全的自然環境基礎上,當自然環境遭到損毀,經濟、社會亦必定將隨之瓦解。所以我們不能接受為了短期的經濟發展利益來傷害自然社會生態環境的任何行為。

定位為「永續性經濟團體」

我們不只是環保或保育團體,而是一個「永續經濟團體」:提倡與環境共生的「永續性經濟」,而非近幾十年來主流所推動的消費性、短暫性的經濟發展。

代間正義

人有將財產留給子孫享用的觀念,若後代子孫徒有財富,卻沒了乾淨的空氣、水、土地及健康,那徒有財富有何用?為了後代子孫有個安身立命的環境,人人要有「永續」的觀念,即滿足當代需求時,不犧牲下一代滿足其需求的永續,這就是我們所主張的「代間正義」。

生命週期與綠色消費

我們認為政府的產業政策、交通建設等等開發,應納入環境保護優先、永續發展理念,並應發展相關科學及技術,建立環境生命週期管理及綠色消費型態之經濟效率系統,以處理環境相關問題,而不是聽令財團指揮、圖利極少數特權,以致社會資源無法公平分配。

政府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

台灣的產(企業)、官(政府)、學(學術)、民代四界,常有糾葛不清、自失立場的表現,官商學代勾結,導致民眾所接收的資訊不實、不對稱,而無法瞭解現況及其問題的真相,因此享有各類資訊透明完整公開,是民眾最基本的權利,也是民眾參與的第一步驟。 

共生經濟替代消耗經濟

現行主流發展價值與消費模式是一線性式的、沒有循環的,只有不斷擴大。共生則是互動的:我是你的一部份、你也是我的一部份,我們都是萬物的一部份;即使只是一顆石頭也會鞏固海岸,或者慢慢化做土壤滋養它者。所有的自然成員與物種其實都在彼此交換利益,就像人在做生意:有付出、有回饋,形成一種循環的共生系統,因此才能源源不絕的永續。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