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轉載】海洋保育專家 救瀕危台灣白海豚
劉煥宇 記者 2014-06-03
溫哥華水族館30日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 海洋保育專家羅斯博士(Dr. Peter Ross)講述了上月赴台灣搶救瀕危的台灣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經過, 希望公眾意識到海洋污染對瀕危物種的威脅。

羅斯對中華白海豚研究,推廣保育工作已近十年。 (圖∶溫哥華水族館提供,Shih-Chu Yang攝影)
羅斯對台灣白海豚研究已近十年。 上月他領導的國際專家小組專門前往台灣考察並提出了系列建議。 羅斯表示,人類活動影響了海洋鯨類的數量。台灣白海豚是世界瀕危物種,而台灣西海岸的族群更為稀少且「 極危」(most endangered),目前僅存74隻。它們面臨海洋污染、 棲地消失、水下噪音、船隻噪音、漁業誤捕、淡水減少等威脅, 尤其是被捕魚的刺網困住。

台灣水域目前僅存不足百隻台灣白海豚,生態「極度瀕危」。 (圖∶溫哥華水族館提供,Neil Fisher攝影)
羅斯所提出的建議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禁止在白海豚保育區鋪設刺網、拖網等捕魚; 對願意加入保育行動的漁民予以補償; 鼓勵漁業人員採用不影響捕魚、又能保護海豚的捕魚方式, 比如釣魚。
羅斯還表示,改變捕魚的方式不僅能保護海豚, 還可以使所捕撈的魚更大更好,對漁業也有利, 使白海豚和漁業相互促進,真正永續生存。 他希望台灣能透過這些措施, 在2030年將白海豚的數量增加到100蘋。
羅斯是海洋污染方面的專家, 致力研究海洋污染對海洋生物帶來的影響。他對卑省、 美國以及歐洲的海域都有考察, 但他認為台灣白海豚的情況更為危急。
他曾在2010年發布研究報告呼籲台灣設置保育水域。今年4月, 台灣指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Major Wildlife Habitat)保護台灣白海豚,並規畫相關保育水域。
羅斯對台灣白海豚研究,推廣保育工作已近十年。
Dr. Peter Ross 簡介
主席,東台灣海峽駝海豚技術顧問團 (ETSSTAWG)
(Chairman, Eastern Strait Sousa Technical Adivisory Working Group, Taiwan)
總監,溫哥華水族館海洋汙染研究計畫。
(Director, Ocean Pollution Research Program, Vancouver Aquarium,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