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假消息VS.藻礁公投真事實 --駁斥政府假消息記者會【新聞稿】
全國性公投第20號【珍愛藻礁公投】即將在12/18舉辦,公民投票原本是民主思辨,基於正確資訊討論公共政策的好機會,但政府卻持續散布假消息以打壓公投。藻礁推動聯盟逐一駁斥說明如下:
假消息一:三接工程「沒有」蓋在藻礁上
事實真相:三接工程「有」蓋在藻礁上
說明:政府一再洗腦宣稱:三接工程「沒有」蓋在藻礁上,甚至斥資24小時直播,卻不將直播鏡頭對著施工機具,11/25總統視察時亦稱:三接沒有蓋在藻礁上。但12/01立委現勘時,確認工程確實蓋在藻礁上。且三接環評資料也顯示,棧橋落墩處確實有藻礁,不應欺騙國人。
假消息二:三接遷址,50公里海管途經更多礁岩,且上岸段將影響超過6公頃藻礁
事實真相:台灣西岸既有天然氣海管布設條件為水深30-50公尺沙質海床,藻礁並非沙質海床;且應從天然缺口或其他已開發之地區上岸,不應重蹈覆轍威脅穿越藻礁
說明: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評報告p9-7:「我國現有天然氣海管佈設條件…均佈設於西部離岸約 10 公里之近海海域,水深 30~50 公尺的沙質海床」,藻礁既非沙質海床,政府不該惡意威脅遷址將破壞沿途更多藻礁。
又大潭電廠目前使用的通霄至大潭海管,平行海岸段,離岸約11.374公里至15.455公里;登岸段在96年間,中油無視特生中心及學者專家苦勸「管線南移150公尺,不要直接穿越藻礁」執意切割0.06公頃藻礁,並因砂石覆置、管理疏忽,而擴大影響為0.3415公頃藻礁,引起極大的社會爭議。
當年中油聲稱:爾後施工將避開藻礁區域、避免任何對附近藻礁造成二度傷害之行為。經濟部如今威脅:三接若遷址,上岸段將影響6公頃藻礁,約為當年管線切割量的100倍,顯不合理。大潭北側觀音溪出海口附近,有天然河道缺口,若三接遷址,應從天然缺口或其他已開發之地區上岸,不該再破壞藻礁。
假消息三:藻礁公投通過,大潭電廠8、9號機就無法發電,將造成137億度供電缺口
事實真相:大潭電廠8、9號機較三接啟用早2、3年發電,一二接均在擴建、五接陸域部分也在開發,未來有許多新增氣源;且中油正在興建2條陸管,預計明年底完工、台電也正在興建2條海管,未來中部往北部輸氣之天然氣管線十分充裕,三接遷離藻礁不會缺電
說明:
政府一再洗腦民眾,藻礁公投通過,大潭電廠8、9號機就無法發電,將造成每年137億度供電缺口,製造缺電恐慌,打壓藻礁公投。實則,大潭8號機明年6月上線、9號機後年6月上線,大潭7號機目前為單循環機組,明年中將停機改為廢熱回收再利用,同樣燃料可發出更多電的複循環機組,並於113年6月上線,大潭新增機組較114年6月啟用的三接早1~3年上線,三接顯有其他替代方案。
108/109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就三接延後影響102~186萬瓩供電能力部分,提出:1.新增民營IPP燃氣機組;2.優先調度大潭電廠已完工之高效率7~9號燃氣機組;3.減少機組故障率、縮短維修時間;4.擴大需量反應機制,增加需量反應成效預估可達100萬瓩;5.提高既有台中及永安接收站之供氣能力等5項因應措施。
而既有的台中二接與永安一接均在擴建中,依中油函覆蔡璧如委員質詢資料:112年二接第二席碼頭完工後,將增加200萬噸/年供氣量;115年二接三期2座儲槽完工後,再增200萬噸/年供氣量;117年二接四期4座儲槽完工後,再增300萬噸/年供氣量;一接2座儲槽完工後,將於116年增加50萬噸供氣量。單就二接近期新增700萬噸氣源,即為三接300萬噸/年的2.5倍。而與二接同樣位於台中港的五接,陸域部分5座儲槽已通過環評,正在開發中。海域部分,環團則訴求台電與中油共用設備,降低對白海豚的影響。
依二接擴建的環評資料,二接二期、三期的供氣對象包含大潭電廠;且依中油109年度股東會年報,二接三期完工後,設備利用率將降到80%。大潭電廠既有其他氣源,顯無必要堅持在生態敏感的大潭藻礁海域開發接收站。
(來源:110年08月中油北部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第二期計畫第四次變更暨原新建計畫第七次變更環差報告p3-2)
(資料來源:109年2月3日中油台中廠第三期投資計畫環書專案小組初審會議簡報p6)
依108/109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在既有核電廠、燃煤、燃油電廠如期除役,核四也未計入的狀況下,114至116年備用容量率為16.9%、17.9%、19.9%,遠高於目標值15%,更遠高於下限值7.2%。共力研究社經濟研究員盧其宏博士依該資料分析,若將短期措施延續,供電僅1年較吃緊,只要再多努力1年,就可以換來千年藻礁。
況自113年起,尖峰負載為夜尖峰負載,若搭配儲能設備,將白天多餘的太陽能存到夜間使用,備用容量率可能更寬裕。
中油為提高中部往北部之天然氣輸氣能力,分擔台中廠經通霄至大潭36吋海管供氣任務,早已動工興建台中-烏溪26吋陸管及台中-通霄36吋陸管,2條陸管預計明年12月完工。而台電亦規劃自台中港拉兩條總長各為55公里、56公里的輸氣海管到通霄電廠,並於今年5月通過環評,未來中部往北部輸氣之天然氣管線十分充裕。
(來源:中油110年營業預算報告p20、21-22)
(來源:台電通霄電廠第二期更新改建計畫環說明書p5-6)
假消息四:藻礁公投通過,未來11年,中南部每年要多燒500萬噸煤
事實真相:二接新增氣源,可供應大潭電廠;興達燃氣機組規劃用一接氣源;台中燃氣機組規劃使用五接氣源;且興達、中火均應遵守環評承諾,不該多燒500萬噸煤
說明:
目前三接尚未完工,但大潭電廠1~7號機使用來自中油二接的氣源,已在發電中。中油二接二期、三期環評資料及中油110年營業預算報告,均提到二接新增氣源可供應大潭電廠。二接近年規劃新增氣源700萬噸/年,為三接300萬噸/年的2.5倍。再依中油109年股東會年報,二接三期完工後,設備利用率將降到80%,應有餘裕供應大潭電廠。若三接延後期間,先使用二接氣源,仍係在位於北部的大潭電廠燒天然氣發電,並未增加中南部的空污,也無涉南電北送,遑論連續11年每年多燒500萬噸煤,政府不該一再惡意挑唆南北對立。
興達電廠規劃使用一接氣源,中火規劃使用五接氣源,均非使用三接氣源。興達燃煤電廠1、2號燃煤機組承諾於112年除役,3、4號燃煤機組承諾於113年轉備用,均早於114年6月三接預計啟用日。
興達、台中燃煤機組依環評承諾,僅在備轉容量率低於8%才啟用,而依108/109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三接啟用前的112年、113年備轉均可維持在10%以上,則若三接延後,備轉低於8%的機率應極低,政府不應以藻礁公投若通過,中南部將多燒500萬噸煤的假消息,恫嚇民眾。
(來源: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環說書p5-16)
(來源:台中發電廠新建燃氣機組計畫環說書p4-1)
(來源: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畫環說書p7-13)
(來源:台中發電廠新建燃氣機組計畫環評審查結論)
(來源:中油109年股東會年報)
出席:藻礁公投領銜人 潘忠政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蔡雅瀅
立法委員陳椒華
立法委員蔡壁如
主辦單位: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
協辦單位:
荒野保護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
聯絡人:
藻礁公投領銜人 潘忠政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蔡雅瀅